五月,处处花团锦簇,生机盎然。5月11日至13日,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公路养护技能大比武在天水成功举办,活动共设桥梁隧道病害检测与评定、坑槽修补、波形梁防撞护栏增设3大项目,来自全省公路系统及相关检测机构的15支参赛队伍、100余名技术标兵和岗位骨干参加了比赛。平凉公路发展中心选派的7名选手分别参加了三个项目的比赛,经过激烈角逐,6名选手成绩进入各竞赛项目前20名。
此次公路养护技能大比武由甘肃省交通工会主办,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省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承办,采取理论知识和技能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从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标准、相关政策规定、基础知识,以及桥梁隧道病害检测、坑槽修补、波形防撞护栏增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大比拼,为全省公路养护职工切磋技艺、互相交流学习提供了平台,以具体实践扎实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
理论考试练内功
报到当天,选手们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比赛地点参加预备会,聆听组委会对本次大比武的各项工作要求。在匆忙用完晚餐后,选手们统一着装,怀着紧张的心情进入考场。晚上七点,理论考试正式开始,本次大比武的大幕也徐徐拉开。考试结束后,选手们热烈地交流着答题情况,沟通着第二天的操作细节。夜幕下,裁判组人员正挑灯夜战,进行认真阅卷、统分。
同台比拼赛技能
上午9时,开幕式隆重举行,省交通运输厅、省人社厅、天水市政府、市总工会、省公路发展中心等单位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对每个比赛项目进行现场观摩指导。在波形防撞护栏增设比赛现场,各单位的打桩设备按抽签顺序有序摆放。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平凉公路发展中心的3名选手头戴安全帽进入现场,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熟练地开始放线、测距,精准定位立柱,负责打桩机的王凯操作沉着稳定,控制立柱的李伟随时调整,用垂线“单眼吊线”,立柱按照规范要求的埋深准确到位。李长友配合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抬护栏固定、上螺栓螺帽,整个过程紧张有序,一气呵成。他们精益求精的操作,赢得了现场裁判的一致赞许。
在桥隧检测与评定现场,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各单位技术骨干、桥梁工程师,他们各显身手,沉着应对,熟练操作无人机查找抓拍病害,用裂缝测宽仪、裂缝勾勒描绘系统、回弹仪准确测量病害数据,随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以最快时间完成评定报告。
在油路坑槽修补现场,机械设备声此起彼伏,选手熟练划线、开槽、清理、刷粘层油,计算称重用料量,摊铺、碾压、清理现场废料。操作动作麻利,配合默契,你争我赶抢时间,整个操作下来,汗水已浸湿衣背。
切磋技艺促成长
虽然赛前进行了扎实的训练和充分准备,但面对实战,除了扎实的基本功,还要随时应对各种情况。波形防撞护栏增设选手李伟,走下赛场时说:“今天没有发挥好,平时训练用时在13分钟左右,今天场地在弯道上,螺帽不好上,影响了时间”。参加桥隧检测与评定比赛的桥梁工程师高昌赛后讲道:“这次检测用到了无人机、裂缝勾勒描绘系统APP,使我又掌握了一项新技能,提升了桥隧检测能力”。对油路修补项目组的操作,苟海亮深有体会:“路拱处的修补,纵横向测量深度时还是有区别的”。兰景勇的实践操作熟练规范,得到现场裁判的赞许。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参赛之余,他们认真观摩学习其他单位的设备和操作过程,不时地互相交流切磋,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查找差距和不足,真正达到了比技能、促提升的目的。
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以此次技能大比武为契机,充分发挥“技术能手”“技术标兵”等示范引领作用和传帮带作用,带动全中心广大干部职工学技能、强本领、钻业务,努力打造学习型、技能型队伍,为平凉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