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群众出行需求激增,探亲流、旅游流交织叠加,公路安全保畅压力骤增。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锚定“保安全、保畅通、优服务”目标,以“绣花功夫”抓细节、以“雷霆手段”除隐患,科学研判、多措并举,圆满完成“五一”假期公路保通保畅任务,为人民群众打造了“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
科学研判+精准部署 织密保畅“责任网”
针对假期车流高峰及极端天气风险,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提前召开“五一”节前安全生产视频调度会,重点研判易拥堵、高风险路段,制定“一路一策”保畅方案,党委班子成员分片督导,压实责任链条。严格落实“非必要不施工”原则,节前撤除普通干线公路施工作业区,恢复道路通行能力;对应急施工点实施“错峰作业+全程监管”,最大限度降低占道影响。联合交警、路政、高速运营等部门启动“一路多方”联勤机制,与平凉市气象局搭建“气象+公路”天气防御工作联动机制,实时共享路况信息,形成错峰巡查、协同处置的强大合力。
精细养护+隐患清零 筑牢安全“硬屏障”
以“靶向发力”提升公路品质。节前集中处治路面裂缝、坑槽等病害,疏通桥梁泄水孔、维修伸缩缝,修复涵洞淤塞及锥坡损坏,确保道路平整畅通。同步开展隐患“闭环整治”,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重大节假日“三十条”硬措施,持续开展汛期暑期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节前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排查桥隧、临水临崖、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及交安设施,建立台账限时销号,实现“发现-整改-复核”动态清零。各养护单位全员行动,泾川段检修隧道机电设施,庄浪段修复桥梁伸缩缝,崇信段排查汛期易损路段,以匠心守护群众“安心路”。
路域整治+服务升级 绘就出行“风景线”
全域开展“携手共创净美路、路域环境换新颜”公路路域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组织机关人员下沉一线,集中清理路域垃圾杂物,清洗标志标牌、百米桩等,维修更换损坏、缺失护栏、轮廓标等,路容路貌焕然一新。服务区提质增效,督促运营单位提升服务意识,细化“司机之家”、便民服务点等服务举措,免费提供饮水、急救药品等,打造温馨出行“港湾”。依托高德地图、“12328”服务平台及沿线可变情报板,实时发布路况信息,智慧服务覆盖全程,让司乘“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应急保障+科技赋能 跑出保畅“加速度”
构建“三级应急体系”,严格落实领导(项目经理)带班、技术人员伴随值班、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预置应急保畅队伍9支/554人,应急保畅点18个,检修保养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养护车、巡查车等车辆机械等,确保突发情况下应急物资“拿得出”、应急队伍“顶得上”。运用“移动+固定”双模监测体系,50处视频监控、5个移动布控球、17台视频巡查车及无人机空中巡查织密“科技防护网”,实现重点路段“秒级定位、分钟响应”。5月1日,泾川段快速处置G244线货车侧翻事故,5小时恢复全幅通行,彰显“公路速度”。
基层聚力+昼夜坚守 诠释“橙”色担当
假期期间,中心各单位巡查应急站高效运转,一线应急人员昼夜坚守、应急处突。泾川段开展夜间巡查,清理路面倒伏树木,确保返程高峰“夜路无忧”,华亭段“车巡+步巡”排查安全隐患,灵台段徒步清理路面抛洒物,崆峒段“三清三亮”提升路域颜值,高养所、静宁段、庄浪段等深入监管高速运营单位、服务区督查机电设备运行、服务区运营情况,安排志愿者协同“一路多方”单位为司乘人员提供路线指引、旅游咨询等服务……应急值守人员24小时紧盯监控大屏,巡查车穿梭于暮色与晨曦之间,从烈日炙烤到星夜低垂,“公路橙”用满身汗水与无声坚守,换来千万车轮的平安抵达,诠释了“群众过节、我们过关”的使命担当。
“五一”期间,平凉境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及监管高速公路通行秩序良好,未发生长时间拥堵及安全事故,路网运行平稳有序。下一步,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聚焦公路应急管理需求,深化“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动态化协调”模式,优化“监测预警-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全链条体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