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工程项目办在G312线K1797+300至K1797+600段特殊土滑坡专业监测试点工程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率先引入无人机运输工程物资,成功攻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难题,为公路养护与工程建设领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经验。
该工程地形险峻、地质结构复杂的困境,传统运输方式效率低、风险高的问题,制约工程进度。为打破困局,平凉中心项目办开展可行性论证,完成设备选型、航线规划、载重测试等前期准备工作,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山地复杂环境的无人机运输方案。
实践中,无人机凭借灵活机动、精准投送的特性,实现了3公里半径内工程物资的高效运输。从监测仪器到小型建材,无人机日均完成20趟余次的运输任务,物资配送效率提升3倍以上,人力成本降低60%,同时彻底规避了人员在滑坡危险区域作业的安全风险。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保障了试点工程按期推进,更在后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中展现出显著的应急保障能力。
“此次无人机运输的成功应用,是落实‘科技强路’战略的重要成果。”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工程项目办负责人表示,项目办已将无人机运输纳入标准化施工流程,并同步开展操作人员技能培训与设备维护体系建设。未来,项目办将持续深化无人机在公路养护巡查、应急物资投送、病害智能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多机协同作业系统,推动公路养护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升级,为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