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保通保畅面临新挑战的时代背景下,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创新破题,首创性构建“巡查+应急”一体化管理体系。该体系在管养辖区内科学布设8个巡查应急站,配备82名专职人员和17台巡查车辆,形成以中心应急办公室为指挥中枢、各一线站点为前沿哨所的“1+8”联动网络。这一变革不仅重塑了机构职能,更通过资源整合、科技赋能与机制优化,将公路安全的“神经末梢”延伸至每一公里,为公众出行构筑起一道全天候、智慧化的坚实屏障。
机制创新:闭环管理与平急转换铸就安全基石
巡查应急站的效能核心在于“巡查-预警-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的高效执行与“平急转换”的无缝衔接。
“三位一体”汛期巡查:各巡查应急站全员进入临战状态,严格执行“日常+夜间+专项”三位一体巡查机制。降水期间显著加密巡查频次,尤其强化对重点路段、关键部位和雨前、雨中、雨后的全天候、全覆盖监测。综合运用人工徒步巡查、车载巡查、无人机飞检、视频巡检等手段,织就“人防+技防”立体监控网络。
闭环治理显成效:静宁段对管养及监管的169公里道路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精准锁定桥梁、涵洞、隧道截水沟、高边坡等风险点,推行“问题台账销号制”,确保早发现、早处置。
应急响应“加速度”:当险情突发,闭环机制瞬间激活。庄浪段巡查应急站于清明假期首次启用便处置S304线K66+450山体塌方,站点迅速启动预案,30分钟内人员设备到场,采取“分段清理+边坡排险”,2小时内高效清除落石、完成防护。崇信段大风沙尘后处置S203线K52+300处行道树倒伏,10余名抢险人员顶风逆行,1.5小时内通过“分段切割、快速清运、全面清扫”恢复畅通。
“前沿哨所”的敏锐担当:最令人瞩目的是巡查应急站运行首日处置崇信高庄隧道险情。智能监测平台敏锐捕捉烟尘浓度异常飙升,站点秒级响应,火速确认系故障车辆引发“尘雾效应”后,果断封闭隧道、开启排烟、情报板警示、协同交警远端分流,成功化解重大安全隐患。
科技赋能:智慧引擎驱动精准防控
巡查应急站的战斗力,离不开科技赋能的强大支撑。
空天地一体监测预警:中心深度整合“秒易查”实时路况系统、“甘肃交通视频云平台”实时监控、“高德地图”路况、“墨迹天气”精准气象预警及“甘肃省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等智能平台,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网络,实现应急资源的“15分钟快速调度”。
“地质哨兵”秒级预警:试点布设北斗三代卫星基准站、智能裂缝计、含水率传感器等“地质哨兵”,结合视频监控、无人机飞检,通过5G实时回传数据至智能平台进行多参数同步分析,实现部分地质高风险路段风险秒级报警与自动联动管控,将精准防控链延伸至地质隐患深处。
精准气象嵌入决策:深化与市气象局战略合作,将精准气象预警深度嵌入应急指挥决策流程。托“气象数据链”与“公路应急链”实时对接的成功经验,为应急抢险抢得预警先机。
协同共治:多方联动凝聚守护合力
巡查应急站的高效运行,关键在于深度融入“一路多方”协同共治机制。
共治机制常态化:各站严格履行联合巡查、预警发布、路产保护职责,定期联合公安交警、应急管理、交通运输执法、气象等“一路多方”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判形势,凝聚“一盘棋”共识。
实战演练展效能:2025年5月28日,泾川县G244线唐洼里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模拟多车追尾、燃油泄漏、人员被困的复杂场景。中心联合“一路多方”单位,以“全流程实战、全要素联动、全场景还原”为目标,成功实现“10分钟响应、30分钟处置、1小时恢复”和“人员零伤亡、次生零发生、舆情零负面”的硬指标。
联合救援显真章:庄浪段应急巡查人员发现村民挖野菜失足跌落G8513高速K112+900陡峭边坡后,立即联动“一路多方”启动预案。救援人员下探固定伤者、清理通道、抬送担架,同步联系120、疏导交通,上演生命接力。崇信段高效处置G312线高庄隧道交通事故致交通中断,与交警、急救高效联动(管制、情报板警示、畅通救援通道、清障后地毯式巡查),确保5小时内恢复通行。
成效卓著:智慧防线守护平安通途
巡查应急站体系的创新实践,已转化为守护公路安全的显著成效。
隐患治理关口前移:从崇信沙尘后快速清障,到静宁安全隐患的台账销号与闭环管理,“拉网式”排查与智能监测网络显著提升隐患的早期发现率和处置效率,践行“防患于未然”。
应急响应迅捷有力:依托“中心-段-站”三级应急响应体系,应急指挥中心高效运转。主要领导靠前调度,带班领导24小时在岗值守,配强值班力量,确保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接收、核实、上报,应急指令第一时间下达、执行。
实战能力过硬:预警与平急转换机制经受严苛考验——庄浪暴雨夜15分钟闪电清障、崇信隧道事故5小时联动排险、清明塌方2小时处置、隧道演练1小时恢复、村民边坡高效救援……响应之速度、处置之专业、恢复之及时,体现了“处置于未发”的硬实力。
安全屏障坚不可摧:巡查应急站的“隐形守护者”们——细致交接班的小冯、夜班后紧盯屏幕不愿离开的小杨、茶杯下压着三叠备忘录的老甄、烈日下巡查的老郭、工作扎实干练的年轻站长小史……无数默默坚守岗位的巡查应急站职工通过24小时在岗值守、不间断巡查监测、快速高效处置,以“零差错”的坚守和“零延迟”的响应,在每一次疾风骤雨、沙尘肆虐、隧道险情中,为万千车轮下的平安旅程铸就最坚实防线,无声诠释公路人的使命担当。
面向未来,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持续深化巡查应急站创新体系:深化智能融合,进一步应用物联网、大数据、AI技术,提升智慧感知与决策水平;优化基础保障,推进标准化站点建设与模块化、高效能应急装备配置;强化实战砺兵,常态化开展“情景式”、“无脚本”应急演练,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应急铁军;拓展协同内涵,探索更高效的“一路多方”资源共享与指挥协同模式。中心将以更智慧、高效、坚韧的公路安全守护网,全力打造“平安公路、智慧公路、放心公路”,用忠诚与担当,续写陇原大地千里通途的守护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