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帮扶队员的身影便踏破薄雾,行走在湿润的田埂上。此行不只是为了泥土下的收成,更为了叩响一扇扇散落在沟壑山坳间的门扉,叩问那些深埋于沉默之下的期盼。帮扶队员们肩扛锄头、手提竹筐,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日常走访,无声的关怀
队长范小龙在张三海家门前停下,轻叩门扉。门“吱呀”一声打开,晨光勾勒出张三海略显佝偻的身影。老人深陷的眼窝里漾起微光,枯瘦的手紧紧攥住范队长的胳膊。屋内陈设简单,窗台上一碗新剥的饱满豆子,是老人特意准备的,范队长双手郑重的接过豆子。队员们一边和张三海拉家常,一边仔细查看家里的电路是否老化,用火烧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样的日常探视,已成为驻村帮扶队和困难群众之间彼此无声的牵挂。
豆田里的劳作与守望
队员们来到青翠的扁豆田帮忙。饱满的豆荚在晨光中泛着微光,“噼啪”的细响此起彼伏。范队长蹲在阿婆身边,一捆捆豆秧很快堆在田边。阿婆布满褶皱的手灵巧地翻飞,目光温柔地逡巡在豆粒间。当最后一株豆秧放倒,范队长俯身捻起一块湿润的土块。阿婆望着泥土,嘴角漾开笑意:“这土养人呐,我在这块地上收了一辈子的豆子。”这块豆田,默默承载着老人一生的晨昏,也见证着此刻的温暖。
洋芋地里的汗水与传授
日头升高,帮扶队出现在老张的洋芋地。锄头起落,带着生涩却执着的节奏入土。起初难免笨拙,雪白的早洋芋茬口令人心疼。老张粗糙的大手立刻覆上年轻帮扶队员的手背,微微调整:“斜着点入土,轻抬手腕。”锄刃变得驯服,泥土被温厚翻开,成串白胖的洋芋憨态可掬地躺在松软的土里。汗水沿着队员们的额角流下,滴入脚下的土地,裤腿上溅满的湿泥在阳光下渐渐凝结。
暮色渐合,帮扶队踏上归程。村庄在身后温柔地隐入暮霭。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拓印在广袤的土地上。帮扶队员们俯身泥土,触摸到的不仅是微凉的土粒与湿润的泥块,更是与这片土地相连的情谊。那些沾满裤脚的泥土,那些沉甸甸的馈赠,无声诉说着:真正的丰饶,不只是篮满仓盈,也是人心与土地碰撞时迸发的温暖,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