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以来,平凉地区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先后多次针对甘肃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部分区域发生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平凉公路发展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汛期安全生产和应急响应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科学统筹调度,全力开展公路抢通保通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未雨绸缪,下好汛期防御“先手棋”
压实防汛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1+1+N”汛期公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体系及“三管三应三落实”的刚性要求,召开防汛工作部署会议,印发防汛工作行动方案,建立“两级包抓、三级联动”责任体系,推动防汛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实行党委班子成员防汛保畅暨公路安全风险管控“包保”机制,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带队开展汛前督查,现场解决防汛难点问题。各基层养护单位结合管养公路实际情况,建立防汛责任清单,细化任务,逐项分解到人,做到逐路线、逐路段、逐站逐点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管养的701公里公路、197座桥梁、9座隧道以及地质灾害易发点建立防汛责任清单,细化分解防汛任务至8个基层养护单位、22个养护站点,明确责任人,构建起“中心-段-站(点)”三级责任网络。
重塑巡查应急格局。面对公路保通保畅工作的复杂形势,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工作要求,主动试点破题,突出“人防”关键环节,首创性构建“巡查+应急”一体化管理体系,成立8个巡查应急站,配备82名专职人员和17台巡查车辆,通过资源整合、科技赋能与机制优化,将公路应急巡查的“神经末梢”延伸至每一公里,形成以中心应急办公室为指挥中枢、各养护站点为前沿哨所的“1+8”联动体系,全面提升汛期公路巡查应急能力。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以极限思维考虑交通量、灾害风险、应急力量调运因素,因地制宜组建抢险应急队伍9支/554人,预置应急保畅点18个,储备碎石2118立方米、片石780立方米、吨袋1740个、铅丝石笼500个、铅丝网片870个,检修巡查车、装载机、挖掘机、发电机、吸水泵等车机设备154台(套),实行24小时备勤,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防汛人员物资设备的充分前置预备,为公路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
防治结合,织密公路安全“防护网”
开展“立体式”排查。深入开展2025年汛期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成立汛期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小组,对汛期风险隐患排查人员开展专题指导,帮助系统掌握排查内容、辨识方法、分级评估、台账建立等工作标准,确保排查到位、判定准确,做到底数清、状况明。按照自查排查、抽查巡查和部级指导的工作方式及“1+1+N”汛期公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体系,统筹路域内与路域外灾害风险隐患,以临水临崖、高边坡、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和桥梁涵洞、排水设施、防护构造物为重点,充分利用无人机、百度地图、奥维互动地图及高精度经纬度定位技术排查公路汛期风险,逐段逐点现场核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成果、落图叠加形成甘肃省国省道淹没区路段清单和甘肃省普通国省道地质灾害隐患清单,围绕边坡、桥涵、隧道以及防洪排水设施、基础保障设施和管理机制等内容,建立形成“9个台账、一张清单”,实现风险隐患排产的全覆盖。
开展“全方位”整治。切实加强风险隐患整治,对高边坡、高路堤、临水临崖、沿河路堤、桥梁、隧道及地质灾害易发路段重点盯防,提前采取加固、疏导等措施,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对照清单台账,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其中较大风险隐患68处),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和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于其他风险隐患及时采取“防、堵、疏、排、截”改移排水等方式,有效做好风险防范管控工作。
凝心聚力,打好汛期保通“攻坚战”
深化联动机制。主动扛牢防汛保畅责任,全力以赴落实“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工作要求,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于7月11日牵头组织应急管理、公安交警等16家单位召开汛期暑期保通保畅联席会,与会单位围绕汛期暑期保通保畅协同联动工作深入交流,共同分析研判当前公路保通保畅形势,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和联合指挥调度群,进一步优化完善了联动机制,实现了气象预警、路况信息、管制措施、救援力量等实时互通,构建了“一路多方”资源共享与指挥协同模式。
靶向高效预警。为全面提升汛期安全防御能力,中心于7月17日组织专题培训,覆盖机关值班人员、各养护单位应急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应急中心及巡查站全员。培训紧扣汛期核心任务,深入解读监测预警与信息报送标准、风险隐患排查巡查要点、“叫应”响应机制流程、分级分类交通管控策略等关键内容,重点强化“一路多方”协同联动、24小时应急值守、应急物资科学储备及分级巡查规范等刚性要求,切实提升全员应急处治的专业意识和实战能力。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升防范意识,预警信息同步通过微信公众号、沿线电子情报板、“一路多方”联络群等途径第一时间 转载发布,有效增强全员及社会公众的汛期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并刚性执行“叫应-响应-反馈-追踪”的闭环管理流程 ,确保预警信息通过应急指挥平台及工作群组实现“秒级直达”一线。同时,明确各单位责任人响应时限与动作要求,切实保障风险信息“发得出、收得到、叫得应”,指令执行“零时差、零延误、零偏差”。
坚持分级响应。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与气象部门深度合作,将精准气象预警融入应急指挥决策流程,主要领导靠前调度,带班领导24小时在岗值守,技术人员伴随值班,依托“中心-段-站”三级应急响应体系,依据雨情、水情、灾情严重程度,实施“蓝、黄、橙、红”四级防汛应急响应,对应采取加密巡查、交通引导、限速限行直至封闭交通等差异化管控措施,做到“雨前”隐患排查、“雨中”运行巡查、“雨后”全面检查“三到位”,确保风险应对精准有序。
风雨无常,安全有道。平凉中心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重点路段、关键环节,强化监测预警,深化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响应迅速、处置有力。让我们以高度的警觉、周密的准备、扎实的行动,将汛期风险防控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全力保障公路网络的安全畅通,共同守护每一次平安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