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群众出行需求日益增大。为确保辖养道路安全畅通,平凉公路发展中心近日精心组织实施了G566线应急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碎石封层4.17公里和铣刨罩面14.83公里,全长共19公里。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中心统筹调度、科学组织,仅用8天时间高质量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比原计划提前了6天,为群众假日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周密谋划,迅速部署,吹响攻坚“集结号”。中心坚持“任务就是命令,效率就是责任”,接到任务后迅速响应。养计科牵头在3小时内完成施工方案编制,明确工艺标准、材料需求和机械调配等关键环节。中心指挥系统高效运转,7小时内完成动员部署,统筹项目办、静宁段、庄浪段、华亭段、泾川段、高养所、试验检测室等7家单位力量,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实行倒排工期、每日调度、专报督办机制,确保责任到人、进度可控。
技术创新,精准保障,突破效率“新极限”。面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周期长的技术瓶颈,试验检测团队开启“白+黑”模式,在48小时内完成3个拌合站配合比方案的验证工作,较常规周期压缩超过60%,所有指标均达标准,为大规模沥青混合料生产奠定质量基础。创新采用7辆半挂沥青保温运输专用车,有效解决长距离运输温度损耗难题,实现热料“零延迟”供应。
多站联动,高效协作,实现供应“不断档”。统筹华亭、泾川、静宁3个拌合站昼夜运转,错峰生产,6天内完成9300吨高品质沥青混合料生产,单日最高产量达1900吨。调度60台砂石料运输车、44辆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循环作业,日均保障原材料超1600吨,形成“多点采购、循环运输、动态调整”的供应链条,确保施工现场用料充足。
严控质量,优化组织,打造品质“示范路”。始终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建立“全程旁站+实时监测”质量管控体系。施工前严格检测原材料,施工中实时监测摊铺厚度、碾压遍数、温度等关键指标,每200米取样检验,合格率达100%。采用“对向作业法”,2支专业化队伍、116台设备协同作业,实现单日铺筑量突破3.1公里。
坚守奉献,服务民生,彰显公路“硬担当”。施工期间实行半幅封闭、半幅通行方式,最大限度保障道路畅通。中心领导一线指挥,管理人员全天驻守,紧盯进度质量,解决施工难题。在25公里全线同步展开构造物维修、路域环境整治、安防设施更换、标线施划等养护作业项目,依据路面摊铺进度动态调整各作业顺序,最大限度减少对行车的干扰,实现“让路于民”,生动诠释了“关键时刻靠得住、危急关头顶得上”的“八棵树”精神。
目前,G566线应急工程已全面完工,路容路貌焕然一新,安全通行能力显著提升。下一步,平凉公路发展中心将持续推进精细化养护,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为群众创造安全、舒适、美观的道路通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