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闻

空中智巡,低空经济护航公路安全

来源:    作者:    日期:2025-10-28 09:07

   今年雨季,平凉灵台县境内遭遇持续强降雨,平凉公路发展中心灵台公路段借助无人机空中巡检技术,成功预警多处高边坡滑塌隐患,创新实现了山区公路“空天地一体”协同巡检的新模式。
   雨季挑战:传统巡检面临难题。灵台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公路多穿行于山岭之间,高路堤、高边坡路段占总里程的40%以上。每年雨季,这些路段极易发生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灵台公路段养护工程师谈到:“往年雨季,我们主要依靠人工巡检。但部分边坡坡度超过70度,高度达数十米,人员上去不仅危险,而且耗时费力,一些隐患难以全面掌握。”尤其是雨后边坡泥泞,巡查人员难以靠近调查。部分早期病害因无法及时抵达而漏检,极易由小隐患演变为大事故。
   无人机赋能:空天地协同作战。面对这一难题,灵台公路段以科技赋能公路养护,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检技术,构建起“空中巡查、地面核实、后台分析”的三维协同巡检机制。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可对人工难以企及的高边坡和危险路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拍摄,传回影像资料。技术人员表示:“无人机如同空中侦察兵,通过航拍并实时回传画面,我们能准确掌握边坡的整体形态。即便是细微裂缝或局部塌陷,在高清影像下也清晰可见。”
   精准识别:隐患无处藏身。在今年雨季的防汛保通工作中,无人机巡检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10月以来,灵台县持续强降雨导致辖养公路多处出现地质灾害。技术人员对全线高边坡、高路堤开展多轮全覆盖巡查。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航拍影像,精准识别出12处滑塌风险点,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技术员小史介绍:“有一处位于弯道外侧的边坡,从路面看并无异常,但无人机从空中俯拍,清晰显示出坡顶的弧形裂缝和局部塌陷,我们立即回填处置,经受住了近期强降雨的考验,预防了滑塌风险。”
   科学决策:防患于未然。无人机巡检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公路养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建立病害影像数据库,技术人员能够系统分析各类病害的发展规律,预测演变趋势,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养护方案。技术室负责人表示:“以往判断边坡稳定性多依赖经验,如今有了无人机提供的精准数据和图像支持,我们的处治方案更加科学有效。”
   据统计,自引入无人机巡检以来,灵台公路段已成功预警地质灾害隐患19处,为公路养护的快速响应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力保障了公路安全畅通。
   随着低空经济政策的深入推进,无人机技术在公路巡检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灵台公路段的成功实践,为公路防灾减灾提供了新思路。未来,中心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公路病害的自动识别,进一步提升公路风险预警管控能力和数字化养护水平。
   无人机巡检正从“空中之眼”向“智能大脑”进化,使道路养护更加精准,成为守护公路安全的“空中卫士”。